电影《鬼吹灯之寻龙诀》一上映就被冠以超强口碑,上映第9天的《寻龙诀》票房已累计破11亿元大关,观影后的反应一致:好看!就连苛刻的原著党也表示:很还原,没失望!除了紧张刺激的剧情备受好评以外,《寻龙诀》取景的绝美风光也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。 ![]()
《鬼吹灯之寻龙诀》中胡八一等人下乡的那篇大草原,串起了整部片子的回忆和初始线索,绝美震撼的草原风光,再配合明星大腕的复古的造型和电影色调,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。 在被3D、剧情和演技折服的同时,更被其中的如画美景所震撼:金色草原,阳光温暖,万马奔腾,一曲牧歌响起......摸金范儿的不光是演员的阵容和颜值,同样也有非常美丽拍摄地点,片中绝大多数外景都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拍的,电影中全景的草原、额尔古纳河,场面十分震撼。 ![]()
导演乌尔善说,八、九月份的内蒙古拥有中国最美的景色,使得这里成为《寻龙诀》独一无二的拍摄地。而我由于机缘巧合,去了12月份里冰雪世界里的呼伦贝尔草原,也见识到了独一无二的冰雪风光。 在零下20度拍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2月初,听说我要去呼伦贝尔出差,同事们都睁大了眼睛,纷纷投来同情的眼神,不知道你这南方姑娘的小身板能不能抵抗那一片冰天雪地里的严寒,而我们对“零下20度”这样一个概念,只是一个在脑海中的数字,于是同事们纷纷组织献温暖活动,有的借我大羽绒服,有的借我厚手套,有的教我严寒中相机保暖,再匆匆买了雪地靴,把所有过冬的衣服塞进箱子里,2个多小时的飞机,我飞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。 ![]()
呼伦贝尔的驯鹿和骆驼 本图来源于网络
到了那里我感受到——其实并没有很冷。 ![]()
左图我想象中的北方冬季 右图是我当地实拍
对于一个生活在湖北二十多年的人而言,常年习惯了湿冷的气息,做好了保暖后,在这中国最北的边缘,反而很好适应,毛衣加大羽绒服就足够户外行走,从南方带来的保暖衣保暖裤都反而没有用上。 ![]()
中国、蒙古国、俄罗斯的妹纸们也不过是日常冬日打扮就好
当然一定要用帽子、厚围巾、口罩把头部手部都包裹住,不然止不住的寒风忽忽灌入,还是会让人感觉到寒冷。北方的寒冷,在于寒风的呼啸,而不似南方那种湿冷,是冷到骨子里。 ![]()
带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额尔古纳市一景
在传说中最严寒的天气,也见识到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冰雪风光,一望无际的冰雪,到处都是一片纯白,在道路上飞驰时,时常是从一片纯白开往另一片纯白,那是密集城市里看不到的广阔和辽远,如同心中有万千思绪一跃吐出,突然心就会变得开阔。因为雪的白,而觉得一切都干净,扫去都市里的尘霾和灰暗,映透四处都是一片纯净。这是别处都见不到的冬日景象,因为少见而倍感新奇和美丽。 ![]()
大雪让周围所有的植被都披上一层淡淡的白色 本图为摄影师小林拍摄
因为出差有项目在跟进,并没有好好的去观赏传说中的冬日最美雪景,据说有驯鹿、有骆驼、有雪地上的蒙古包,都给北国的风光增添姿态,倘若有假期,一定去好好前去探访一趟,遍览美景。 ![]()
额尔古纳河啊,你拐了个弯儿 《寻龙诀》中,当黄渤“深情款款”地念起那首情诗时,影院中却不少人不禁笑出了声。他念到,“额尔古纳河啊,你拐了个弯儿,一路溜达进我的心里……”。
![]()
若是你真到额尔古纳河畔走一走,也许这里的美景还真会一路“溜达”进你的心里。 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在这里,你将遇见真正的林海雪原。 ![]()
站在额尔古纳湿地台阶看到的小房子,尖尖的顶很有北国特色
很有幸,在去的呼伦贝尔的几天里,中途去了一次额尔古纳湿地。 ![]()
雪地里的远景和近景
额尔古纳湿地(又名根河湿地),亚洲第一湿地,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。登上海拔720米的主峰,可远眺湿地全景。坡上最高的瞭望处,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山崖下的湿地,形如一片叶子的湖心岛必须看。 ![]()
冬日里的白桦林和夜幕降临时的雪路
有人说,我只是想看看雪,却被呼伦贝尔的如梦仙境所惊艳;也有人说,我只是想玩玩雪,被却呼伦贝尔的万千美景掳走了心。 也许真的只有在严冬来到这个广袤的草原,才会体味这份浩瀚的、壮丽的雪景。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雪域带来的震撼,足以令人一生难忘。 怎样拍雪景才能亮瞎朋友圈 那么如果你打算冬日过去拍雪景,那么这页的教程你一定用的上。人文旅行摄影师小林(微信公众号:inkcn020)用自己旅拍经历讲讲他的雪景拍摄心得。 拍雪好不好看,跟相机的关系还真不大,好的雪景,好的技术,用手机拍起来也会同样好看。 准确的曝光,比什么都重要! 大多数手机或相机在默认设置情况下,拍出的雪景都是灰蒙蒙的。 这时,我们必须增加曝光。默认参数的情况下,我们拍的雪景是这样: ![]()
是不是很灰?如果我们强行增加两档曝光,画面就会变成这样: ![]()
怎样可以强行增加曝光呢?如果是相机,那么一般会有这个按钮,按住它,向右拨动快门旁边的滚轮,AV下面那个刻度表一样的东西,就会往右边1、2、3跑过去,这就是加曝光了,一般来说,拍雪景要加1档到2档之间: 如果是手机的话,大多数手机也是可以强行加减曝光的,以最常用的苹果手机为例,长按着拍摄的画面的某点不放,就会出现个黄色的框框,下面还有个小太阳标志,按着那个小太阳,上下推或者左右推,就可以做到加减曝光(视乎你是横拍或竖拍,上下推或者左右推)。 至于为什么拍雪景要加曝光,雪的特性是在地面平铺开后会产生一种镜面反光作用,造成雪地表面的特点是:亮度大、反差小,反光率高、层次缺乏、色调单一。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,而没有雪的部分则显得很暗,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。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其测光值是由景物反光来获取的,因此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,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,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。 用光的问题,很重要! 在拍摄雪景时一般不宜采用顺光,因为顺光可能会导致画面的过亮,造成景物刺眼,层次感不分明。一般应当采用侧光和逆光进行雪景的拍摄,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所要拍摄景物的明暗层次感和透明质感,整个画面的色调也会显得富于变化。 ![]()
侧逆光拍摄的雪中村庄,白茫茫一片里会景物很有层次感觉
![]()
太阳快下山的低角度侧光,把衰草打成金黄色
白平衡的问题 白平衡会影响雪的色彩,如果雪被表现为纯白色,暗部肯定会偏蓝,如果使用默认的白平衡设置,暗部成了灰色,雪肯定会偏黄,所以正确的曝光应该是下面这样的: ![]()
此外,拍雪景还有一些奇怪的外设,比如偏振镜(PL镜)是拍摄冰雪时特别有效的辅助滤镜。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和强化吸收蓝紫色光线而不影响其他色彩。这样在晴朗的天气里,蓝天白雪都会表现在十分出色。 黄色滤光镜可以通过黄、橙、红等色光,吸收青、蓝、紫等色光,用来将过多的蓝色光滤掉。 极简主义风格?就等这场雪了 由于白雪的覆盖,平常普通的景物看起来也会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,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点,细心观察,拍摄那些普通常见的小物件或者角落,由于雪的反差的加强,呈现另外一种风味,会让人觉得视觉新颖,回味无穷。 ![]()
呼伦湖
![]()
阿尔山
![]()
呼伦贝尔大草原
![]()
阿尔山
![]()
根河湿地
![]()
阿尔山不冻泉
很多平常色彩在白雪的烘托下往往会变得鲜艳可人,可以拍出漂亮的色彩组合作品。 雪景拍摄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:电池!电池!电池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 低温使电池消耗非常快。如在零上20摄氏度还有一半电量的电池,到零下5摄氏度会马上消耗干净。一般能拍一千张的数码单反电池,在零下三十度时,最多只能拍三十张。 不拍摄时,最好把电池从机身上取下来,放入棉衣口袋中,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。当然多准备一些电池也是很有必要的。 一般雪地户外拍摄,电池没电时,我都会塞进内衣里,贴肉加温,诶,那酸爽。 冬天气温低,空气也很潮湿,因此进行简单的防寒防潮处理是必要的,例如简单的用塑料袋包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。在不拍摄的时候可以把相机放在衣服中,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。 另外,当把相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,可以先将相机装在塑料袋中,然后密封,当袋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再取下塑料袋,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凝结现象的发生了。 如果你使用取景器来拍摄,那么在寒冷的冬季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:你呼出的水汽使机身上变得一片朦胧,有时甚至镜头也会被你的水汽所“污染”,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软布来随时清洁机身,而且最好在拍摄时带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气,如果拍摄时间比较短,那么也可以暂时屏住呼吸。
|